
21世紀經濟報道杜弘禹,李振
“藍色經濟”加速崛起,機遇應當如何把握?6月27-28日,第一屆“海絲論壇”暨海洋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將在廣州南沙舉辦。此次活動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、廣

21世紀經濟報道向秀芳
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一定是多元的、多中心的。香港是中心,廣州是中心,深圳是中心,只不過是不同的中心。多中心共同并融,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東西。

21世紀經濟報道向秀芳
“灣區經濟”和“城市群”概念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熱詞。6月22日,在第八屆廣州金交會期間舉行的“2019灣區經濟發展國際論壇”上,來自世界各地的權威專家匯聚一

21世紀經濟報道周智宇
在張燕生看來,大灣區的創新取決于幾個關鍵的因素:一流的大學和人才;一流的現代金融和多層次資本市場;一流的創新鏈,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國際合作跨境創新體系;以及一流的供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李英豪:香港本地人口只有700萬,但是居住在海外的香港人數量達到1500萬到2000萬,在海外國際市場有廣闊的關系網,全世界主要市場都有香港人的身影,而內地企業則有輸出的優勢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杜弘禹,林雯暉
作為千年商都,廣州邁入粵港澳大灣區時代后,將如何發展?6月13日,廣州公示《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(2018-2035年)》草案(簡稱《總規草案》),以“老城市

21世紀經濟報道翟少輝
跨國CEO高端專訪系列之②“我們的策略就是要先選擇大而重要的市場。”蘇姿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,AMD的重點市場包括數據中心、個人電腦、游戲等,“我們有機會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特約撰稿朱麗娜香港報道“面對貿易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,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。香港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,也不幸受到嚴重拖累,整體貨物出口和投資開支出現下跌,內部

21世紀經濟報道周智宇
在中國(深圳)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看來,從國際供應鏈分工看,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產業將會是向上游發展,提高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能力;在中游精選,從事制造、創造增加值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杜弘禹
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實質性全面推進,泛珠省份也在積極融入灣區發展。6月3日的消息稱,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定,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,具體強調要以交通對

21世紀經濟報道杜弘禹
2018年,廣東GDP為9.7萬億元,近30年始終位居全國前列,對比1949年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,彼時這一數字僅為20.3億元,也就是翻了4778倍。今年,廣東GDP還將突破10萬億元。

21世紀經濟報道戴春晨
2019年2月,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發布,將澳門列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。發展空間資源有限的澳門,將如何迎接大灣區時代來臨?近日,21世紀經濟報

21世紀經濟報道李振
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衛平清楚地記得,剛到佛山南莊鎮羅南村陶瓷廠上班時,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。“村里到處都是陶瓷廠,整個村子空氣里凈是彌漫的粉塵,一個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主任楊夢蘇在當日的生物科技峰會上表示:“投資生物科技公司需要有耐心和眼光,目標不是投資一個Pre-IPO(上市前)公司,明年上市后獲得20%-30%的回報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智宇,張曉玲
對于林鄭月娥而言,在“世界夢號”郵輪上悠閑度過郵輪旅游時光是個奢侈的享受。雖然登上“世界夢號”郵輪讓她非常激動。“但我承受不起,不是因為錢的問題,而是時間。”香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“大部分香港的創業者都拿了大學或者數碼港的啟動資金,但本地孵化器的數量有限。但是去了內地之后,尤其是深圳,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,周圍都是孵化器,孵化一些只有創業概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翟少輝,和佳
“聊起深圳,大家提到的都是‘制造工廠’和它驚人的能力,深圳制造了電子芯片、電動車等產品。”Carrel-Billiard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,“但人們需要到

21世紀經濟報道陳若萌
從學術交流到臨床醫學合作與基礎研究,大灣區的跨境醫療合作正在前所未有地積極推進。5月16日,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10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在香港落幕。依托品

21世紀經濟報道王帆
電子“朗讀亭”,巨幅LED屏展示的文旅景點,借助AR技術打造的音樂劇劇情角色換裝體驗……5月16日,第十五屆中國(深圳)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(以下簡稱“文博會

21世紀經濟報道吳睿婕
粵港澳大灣區坐擁香港港、深圳港和廣州港三大世界前十的集裝箱港口,整體港口實力十分強勁。不過,和全球各大灣區一樣,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港口地理位置相近,功能重疊,港口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香港政府把生物科技、人工智能、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為最具優勢的四大發展范疇,并計劃在2017年起的5年內,研發開支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增加1倍。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,香港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“在中國設立LME倉庫,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,對于行業內的生產企業、消費企業意義重大。我們已經提出了相關議案,證監會亦已作出答復,表示需要進一步論證。隨著政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香港(甘俊)近年來,粵港澳大灣區內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,亟待資本市場的助力。去年4月底,港交所推出了25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,首次向同股不同權及未盈利的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特約撰稿朱麗娜香港報道灣區科創先鋒“大灣區本身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集群,政府順水推舟將既有的優勢進行整合,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出臺,在交通連接、人才吸納方面提供了更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特約撰稿朱麗娜香港報道“隨著灣區經濟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和創新經濟轉變,大灣區未來將引領整個中國經濟增長的轉型,在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定位上,原來主要城市的競爭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特約撰稿朱麗娜香港報道灣區科創先鋒梁振業表示,作為一家香港本土的初創科技公司,目前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在于人才短缺,“香港本地很難招聘一些編程、數據分析的人才,而

21世紀經濟報道陳若萌
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我國2010-2017年出境游復合年均增長率是12.27%,境外目的地旅游市場增長潛力巨大。2014年成立于香港的KLOOK客路旅行,正是

21世紀經濟報道朱麗娜
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在會上表示, 目前有超過550家金融科技公司及初創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,過去5年,這些企業已籌集了超過11億美元資金,超過日本、新加坡及澳大利亞等其...

21世紀經濟報道翟少輝,周智宇
4月11日,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、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麻省理工大學(MIT)斯隆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的“科學企業家”項目第6期班在惠州正式開學。值得一提的

21世紀經濟報道陳若萌
中國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程永華在開幕致辭中表示,中日關系多年來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相互利益密切聯系,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上升為國家級的戰略,蘊含大量商機,希望雙方...